乳腺癌放疗期间常见不良反应知多少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主要用于保乳术后、改良根治术后高危复发风险患者及IV期乳腺癌患者等。

部分患者来放疗科就诊听闻自己需要放疗时,往往会有许多疑问:

“医生,放疗有啥不舒服吧,我听说皮肤会被烤焦,我很害怕的。”

“医生,放疗有啥副反应呀,化疗我难受死了,放疗也这么难过的吗?”

“医生,放疗会不会有辐射呀,我回家能不接触小朋友呀?”

放疗是通过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在治疗肿瘤时射线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正常组织器官造成损伤,从而引起放疗反应。

今天,放疗科医生

就来跟大家说说

乳腺癌放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

↓↓↓

局部反应

1.放射性皮炎

乳腺癌放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色素沉着、干性脱皮、毛孔扩张、瘙痒等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湿性脱皮、出水、溃疡等

放疗期间建议着宽松、全棉、透气衣物,尽量保持放疗区域干燥卫生,减少出汗和皮肤摩擦,尤其注意腋下及乳房皱褶下;沐浴时清水冲洗,避免使用沐浴露、肥皂等;避免阳光照射、搔抓;可适当使用医生建议的皮肤保护剂,勿私自使用过酸过碱的化工用品;当皮肤出现渗液破溃时,及时就医。

2.放射性咽喉炎

部分患者尤其是淋巴结转移需照射锁骨上区域时,咽喉部在照射区域之内,放疗约10次会产生吞咽不适、吞咽疼痛、吞咽梗阻感及咳嗽等放射性咽喉炎表现

放疗期间,患者应该注意营养搭配、均衡饮食;出现放射性咽喉炎时,尽量流质、半流质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或坚硬食物进一步加重反应,可口服清喉利咽颗粒缓解,如症状进一步加重及时就诊。

3.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上肢淋巴回流受阻,尤其是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放疗会进一步增加患侧上肢淋巴水肿风险。其主要表现为:患侧上肢紧绷、肿胀感,臂围增粗,严重时可有胀痛、上肢活动受限或软组织蜂窝织炎等。

放疗期间出现淋巴水肿的患者,可适当抬高并按摩上肢或使用弹力袖带,避免过度上肢锻炼,如缓解不明显,淋巴水肿科就诊。

4.放射性肺炎

极少部分患者在放疗期间会出现有症状的放射性肺炎,其主要表现为干咳、胸闷、气急、活动后气促等,当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诊由医生评估后决定后续治疗,症状较轻患者适当休息,避免感染,吸氧对症治疗可缓解;严重患者需暂停放疗,抗感染、激素治疗等。

5.心血管损伤

放疗对于心血管的损伤主要表现在增加冠心病、心肌缺血等风险。心脏损伤主要是预防为主,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和先进机器的引进,心脏受照剂量不断降低,放射性心脏损伤风险也逐步下降。

全身反应

1.骨髓抑制

血液系统对放疗敏感,放疗会导致白细胞、血小板等下降,尤其是放疗期间同步口服卡培他滨等化疗药患者,但总体上讲,放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程度远远低于化疗。

放疗期间患者应每周定期监测血常规,关注骨髓抑制情况,当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血小板等下降时,患者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减少外出、避免感冒、预防感染,适当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等对症治疗。

2.疲劳、乏力、恶心等

放疗在杀灭肿瘤细胞时也会杀伤自身免疫细胞从而产生全身反应,部分患者放疗后出现疲劳、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全身反应。

放疗期间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及时与家人沟通并得到支持和帮助,保持心情愉悦。饮食上尽量保持营养均衡,减少进食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以高蛋白如鱼肉、虾肉、瘦肉为主,并增加碳水和蔬果维生素的摄入。

如今,放疗技术不断进步

上述不良反应也不断减轻

让我们一起做好预防,勇敢面对~

来源:本站   编辑:超级管理员
打印该页   关闭窗口   返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