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

科室风采 | 匠心护心脉 仁术铸健康——无为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一、科室简介

    无为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作为医院重点发展的学科,目前实际开放床位40张,配备现代化重症监护病房(CCU),年门诊量超2万人次,年住院患者达2000余人次年冠脉手术达500余例。医护团队共2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0人,形成了以学科带头人引领、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人才梯队。

    科室以规范化诊疗为基石,先后斩获房颤中心建设优秀基层单位、国家标准化心衰中心建设单位、安徽省心源性卒中防治联盟单位、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成员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单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协同救治网络单位、胸痛中心建设单位等国家/省级资质称号。


    二、诊疗范围

    科室能常规开展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如心力衰竭、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等规范化治疗。能熟练开展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冠脉血管内超声术、冠状动脉旋磨术、冠状动脉冲击波球囊扩张成形术、房颤射频消融、起搏器安置术、CRT植入术等。


    三、特色服务

    1.心力衰竭全程管理:建立心衰患者数据库,通过NT-proBNP监测、心脏彩超随访,实现“药物优化+器械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的全程照护,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高血压精准诊疗:开展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五项检测,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病因筛查,制定个性化降压方案,实现血压精准控制。

    3.心肌病个体化诊疗:针对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罕见病种,结合基因检测结果制定特异性治疗策略,提供精准化医疗服务。

    4.急救绿色通道胸痛中心24小时值守,打造“120急救-急诊评估-介入科”无缝衔接流程市域内20家乡镇卫生院签订急性胸痛协同救治协议,通过远程心电图传输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提升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


    四、科研创新

    科室坚持“科研赋能临床”的发展理念。2016年成功申报原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全科医学临床科研课题),并发表论文《房颤华法林抗凝出血分析》;2016年参与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衰规范化治疗推广注册研究》;2018年参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环境及表观遗传与高血压、冠心病早期干预项目;2020年参与卫健委《中国居民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监测项目》。


    五、医联体协作

    作为芜湖市高质量发展重点专科,科室同时挂牌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心血管内科无为市分中心弋矶山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每周来院坐诊、手术,为疑难重症患者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并建立“上转治疗-下转康复”分级诊疗模式。同时通过“心血管疾病规范化诊疗培训班”,累计培训基层医生超500人次,依托远程影像传输与病例讨论平台,让无为及周边地区患者足不出市即可享受高水平心血管诊疗服务。

    六、典型案例

    案例一:73岁女性患者,因“胸闷胸痛1周余”入院就医。经团队审慎研讨,决定运用冠脉OCT 技术对患者冠状动脉内部状况展开精细检查,经长达1小时的紧张奋战,团队成功在病变处植入支架,恢复血管畅通。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圆满成功。


    案例二:伍奶奶,81岁,突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科室为其行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从进入医院大门到血管开通仅用时24分钟,远低于胸痛中心认证标准要求的90分钟。


    案例三:74岁男性患者,在端午佳节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转至我院行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从接到会诊电话到手术结束,耗时80分钟,“门-球时间”仅为40分钟,在处理两根严重病变血管的情况下成功完成手术,诠释假日急救“不打烊”的责任担当。

    七、科室宗旨

    从12导心电图机到血管内超声,从基础药物治疗到复杂介入手术,无为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今后,科室将继续深化医联体建设,拓展心脏康复与预防医学服务,构建“防-治-康”一体化的心血管健康服务体系,用仁心仁术为皖江百姓的心脏健康筑防线,让每一次心跳都充满力量,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光彩。

             八、门诊信息










文章来源:本站   编辑:管理员
打印该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