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霍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由于发病急、病情重、传染快、传播广泛,在我国被列为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指:鼠疫、霍乱。
感染霍乱后有什么症状?
一、轻症病例:无腹痛腹泻,可伴有呕吐;少数病例可出现低热(多见于儿童)、腹部隐痛或饱胀感;个别病例有阵发性绞痛。
二、中、重型病例:腹泻次数频繁或剧烈,粪便性状为水样便,伴有呕吐,迅速出现脱水或严重脱水,循环衰竭及肌肉痉挛(特别是腓肠肌)等休克表现。
三、中毒型病例:为一较罕见类型(干性霍乱),在霍乱流行期出现无泻吐或泻吐较轻,无脱水或仅轻度脱水,但有严重中毒性循环衰竭。
感染后,若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
什么时间高发?哪些人群易感?
每年5~10月为我国霍乱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胃酸缺乏者尤其易感。
●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
●霍乱症状消失,停服抗菌药物后,连续二天粪便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者才可解除隔离。
霍乱能医治吗?死亡率高吗?
目前,口服补液、静脉输液和抗生素的治疗体系已能有效医治霍乱,死亡率可控制在1%以下。
近年来我国霍乱发病、死亡情况统计
年份 |
发病数 |
死亡数 |
2017年 |
14 |
0 |
2018年 |
28 |
0 |
2019年 |
16 |
0 |
2020年 |
11 |
0 |
2021年 |
5 |
0 |
数据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 |
霍乱怎么传播?
一、食源性传播:
因食用带菌食物而引发的疫情,其中聚餐是食源性暴发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水源性传播:
饮用水管理不当,如自来水消毒处理不合格、输水管道因爆裂而受污染、水井盖失修未密封等,居民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后感染。
三、粪口传播:
带菌者或患者的排泄物被苍蝇接触后,苍蝇可能会把病菌带到裸露的食物或人体皮肤上。
四、生活授触传播:
接触到霍乱患者或带菌者后,没有对自身进行及时的清洁和消毒,导致感染。
如何预防霍乱?
主要是预防病从口入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
1、饭前便后要洗手;2、海产要煮熟;3、隔餐食物要热透;
4、生熟食品要分开;5、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
1、生水未煮不要唱;2、无牌餐饮不光顾;3、腐烂食品不要吃;4、暴饮景食不可取;5、可能被污染且未消毒物品不要碰。